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小说>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最新章节列表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第158章,他好像什么都不会呀
正文如下:
字:大中小163.第158章,他好像什么都不会呀夜间模式→163.第158章,他好像什么都不会呀:,,,,,,,,,,

第158章,他好像什么都不会呀

此话顿时让陈国华翻了个白眼,“滚蛋!”

其他同学却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看到老陈吃瘪,这可真不容易啊。

估计也就是章济川、薛晋权他们能做到这样了。

就在这个时候,陈恭禄、云婉裳、胡萍姑和陈梨他们也回来了。

看到家里乌泱泱的一大群人,可把陈恭禄他们给吓坏了,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儿呢。

得知是北大学生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伯父再见,伯母再见,大嫂再见,姐姐再见”

薛晋权他们一个个都冲陈恭禄他们喊了一声,这才转身离开了。

听他们胡乱的称呼,搞得陈国华一阵头大。

搞错了吧?

明明他是老师啊,伯父伯母?

算了,不跟这些小屁孩一般见识了。

除了他们这些人来过之外,吕进雄、张逢时等人都没有来,估计是因为身份的关系吧。

王树迎他们就更不可能来这儿了,而夏培肃和徐献瑜两人都没有来,反倒是让陈国华有些惊讶。

但转念一想也很正常,他们不生气就已经算好了,怎么可能还会来看他?

毕竟陈国华可是计划着要把薛晋权他们五十位学生给拐带走的。

接下来几天,陈国华都待在家里,哪里都没有去。

婚期的临近,家里就需要简单装扮一下了,陈国华这几天都是在忙这些事儿。

其实也就是采购一些剪纸、红烛、桌椅等等,还有就是定一下婚礼当天的宴席。

到时候是从国营饭店那边请厨师过来帮忙做饭,食材这些,就是自备了。

大概就是这样了。

一切从简,因为没办法大搞,也没有哪个条件来大搞。

而这一天傍晚,李寿同、马云禄、钱振鹏他们却是跑过来翠胡同这边,跟他汇报了一个坏消息。

材料科研所现在由中科院的闵乃大、吴几康、陈启宏、祝永年等人接管了。

“为什么?”

陈国华顿时皱眉不已,没弄懂上面的人,这是在干吗?

就中科院计算机所的那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根本没几人是全身心搞科研的人。

权力、抢功劳等,倒是一把好手。

不可否认,吴几康、夏培肃和王传英他们或许在科研层面的实力还算不错,但也不如他们在搞权力这些方面有天赋啊。

如果他们把搞权力这些方面的心思,多放一些在科研上面,那么他们还算是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另外,现如今的材料科研所,不管是纤维研究车间,还是晶圆制造车间,这些都是高新技术。

简单的部分,已经被陈国华优先给完成了,剩下的部分,都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比如碳纤维材料,109和110这两个信号的碳纤维,还算是容易一些,越是往后面,反而就更难了。

因为限制他们继续向前的可不仅仅只是技术层面的原因,还有材料的因素。

比如109号碳纤维,这玩意儿的原材料可是黏胶纤维啊。

如果没有制造出黏胶纤维,怎么可能制造得出如此优良的碳纤维呢?

这就是技术层面的降维打击了。

现在陈国华不再担任材料科研所的主任职位了,反倒是由闵乃大、吴几康、陈启宏他们来接手,呵呵,有好戏看了。

“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啊,反正今天上午宣布的任命”

马云禄几人都急得不行,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团团转:

“材料科研所也不再是北汽制造厂旗下了,而是归属到中科院旗下了,但由于整个科研所人太多了,所以暂时还不会搬走”

搬走?

中科院那么多研究所,怎么可能还能放得下一个材料科研所啊?

何况,这个材料科研所又不是只有小猫小狗十几人,而是好几百号人呢。

“段书记他们几位领导都气疯了,特别是段书记,看到资料的时候,都没站稳”

听到李寿同的话,陈国华默然。

老段为了这个材料科研所,投入了多少精力和时间,他当然是非常清楚的。

要说这个材料科研所被人抢走,谁最伤心,段云平说第三,没人敢说第二。

因为第一是陈国华。

不过,陈国华虽然也很伤心,但目前他没有丝毫的办法。

前几天,薛晋权他们来看他,他不伤心吗?

这五十名北大学生,可是他辛辛苦苦培养的光刻机层面的人才,绝对是未来的火种。

现如今,就因为这件事,彻底没了。

可是陈国华根本不敢在他们面前露出这样的情绪,否则的话,还不知道薛晋权他们会闹出多大的事儿呢。

在这个时候,把事情闹大,除了让人笑话,让敌人开心,对整件事,没有丝毫的帮助和益处。

因此,即便他再伤心都好,就像现在,他也只能强忍着。

“好了,这件事我知道了。”

沉默了许久,陈国华开口道:

“我不方便回去,你们替我给大家捎句话,该配合就配合,不能够消极怠工。”

“如果未来我有一天能够重新回去,肯定会继续带领大家攻克更多的科研难题”

“反之,大家也不要因为我,耽误了自己的前程,而且这个材料科研所由谁领导,其实重要性并不大”

后面的话,陈国华说不下去了。

由闵乃大他们这群人来带领的话,陈国华敢保证,只怕不出半年,就会民怨四起。

要知道,华居佐、裴益民他们这些人,可都是去年刚毕业的年轻人,最多也就是二十岁左右。

很年轻,对功劳肯定是非常渴望的。

以前跟着陈国华,还能经常有科研成果,现在跟着闵乃大他们,可能一两个月没有科研成果,他们还能憋得住。

但时间一长呢?

所以,陈国华即便不说,马云禄、李寿同他们也应该能够想到这些。

更何况,团队当中,还有裴益民这样的刺头。

没有了陈国华的压制,这些刺头们,绝对会释放天性的。

一旦压制不住这些年轻人,闵乃大他们灰头土脸地离开科研所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陈国华没跟马云禄、李寿同他们说得很透彻,简单几句,便让他们先回去了。

反正目前肯定是不可以消极怠工的,要不然,少不了苦头吃。

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陈国华叹了一口气:真是多事之秋啊。

转眼又是第二天,其他都一切正常,唯独北汽制造厂这边,就不太好了。

闵乃大他们是了两天时间,这才终于把科研所给彻底掌控下来了。

办公室里,祝永年正在翻阅着陈国华之前留下来的运算器改进技术资料。

物理研究所二部的几名研究员,此时还在等着他的回应。

只因为目前遇到了一个技术问题,而祝永年作为晶体管计算机的运算器元器件项目的领导者,原本对于现在陈国华提出来的集成式计算机的运算器是嗤之以鼻的。

毕竟祝永年认为,短时间内来说,不太可能完成集成式计算机的研发工作。

前几天,在闵乃大等人的争取下,也征得了王树迎他们二部的首肯,于是这才接手了材料科研所。

只不过,现在接手之后,祝永年才发现,陈国华的设计方案是非常牛逼的,但技术层面的细节,却让人毛骨悚然。

把一百微米的晶体管放在巴掌大小的晶圆芯片上面,这怎么可能呢?

一百微米的晶体管,已经被制造了出来,这一点祝永年十分确定,因为他看过了。

并且,目前北汽制造厂已经在投建生产线了,其他军工企业也都预定了订单。

前面一段时间,就因为这个一百微米晶体管的事儿,上面没少讨论呢。

毕竟按照陈国华的意思,那就是生产出来之后,卖给外国人赚外汇。

上面的领导们都为了这件事吵翻天了,大家的意见都各不相同。

在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这边,特别是祝永年看来,把晶体管卖给外国人,那就是资敌的愚蠢行为。

计算机可是未来‘发展规划’的四项经济措施之一,而晶体管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这么重要的科研技术,怎么可能拿出去给外国呢?

以外国人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实力,只要有了一百微米的晶体管,岂不是很快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祝组长,请问您是否可以解答我们的问题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一会儿,二部的研究员有些忍不住了。

祝永年闻言,不耐烦地挥手道:“我这不是正在看嘛,你们先去做其他研究吧,等下我再来找你们.”

二部的几位研究员没办法,只好无奈地转身出去了。

一边走,一边还不忘小声嘀咕了一句:真是磨叽,不懂就不懂嘛,还说什么让我们等?人家以前陈主任在的时候,那可是立马回答,都不带一秒钟的犹豫.

办公室内坐着的祝永年闻言,顿时气得脸色发青:混蛋!

另一边,吴几康也是被怼得哑口无言,除了无能狂怒,也不知道能干嘛了。

事实上,一开始他接手这个所谓的芯片制造研究车间,听闻是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他还有些诧异呢。

尽管他不是专业搞光学研究的,但作为记忆磁芯材料的研究专家,触类旁通之下,这个所谓扫描电子显微镜,还不是手到擒来?

结果,当他看到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组成名字时,顿时就有了一种不祥预感。

因为他看到了计算机主机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部件罢了。

还有什么探测器、监控器等等之类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搞什么天文研究呢。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那些第一次看到科幻电影的清朝人一样,只觉得三观炸裂。

材料科研所有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

然而这台计算机的主机,总不能是当做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一部分吧?

真要是这么搞的话,还怎么进行科研?

可聂景忠、王宝柱他们都说过了,当时陈主任就是这么说的。

又是陈主任!!!

吴几康无奈,只好沉下心来,查阅之前陈国华留下来的那些技术,说什么也要掌控这个芯片制造车间。

傍晚,裴益民、齐北、马云禄等十几人再次来到翠胡同找陈国华。

后者正在看书呢,倒是真的十分悠闲。

“陈主任,我们来看伱了.”

他们十多人,买了大梨过来,进门就开始喊了起来。

九月份是大梨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市面上都有不少梨子卖。

前几天,陈国华还特意去外面买了不少大梨。

嗯,他是特意在外面换了衣服,把头发什么的都换了一下,直接去鸽子市那边买的。

经历过这一次的事儿之后,他变得谨慎多了。

“来就来,还带什么梨子啊?等下带回去”

陈国华呵呵笑着起身迎接他们,还不忘客套一句。

裴益民他们坐下来之后,就开始有模有样地说起了今天的事儿。

今天是月底了,是闵乃大他们接手材料科研所的第四天了。

“陈主任,没有你的话,我们真不习惯,你都不知道,今天那个闵教授啊,明明什么都不懂,还要装很懂的样子.”

“碳纤维材料是一种新材料,连我们都搞不清楚的事儿,他还说很简单,然后今天我们真遇到一个技术问题了,问他的时候,他还在支吾着说,还没看完您的技术资料呢”

“就这?”

齐北的吐槽,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就连马云禄也忍不住说起了祝永年教授。

李爱民也吐槽起那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陈启宏专家,说他也是真的不懂晶体管技术。

“陈主任,不是说之前这位陈启宏专家是我们内地首次研发出晶体管的专家之一吗?他怎么好像什么都不会啊?”

“除了给我们科普一些基础知识外,更深入的一些技术,他就完全回答不上来了”

陈国华闻言,呵呵一笑:

“关于这个问题,你要问我他们咯,我哪里知道这些啊?”

还能是什么原因?

现如今,材料科研所都已经拿出一百微米的晶体管了,再继续研制的话,那就是几十微米的晶体管技术了。

几十微米的晶体管,在六十年代绝对是非常炸裂的高科技,一般人还真的不行。

“不过这样也好,估计他们也很快知难而退了吧?”

裴益民等人十分乐观地说道:

“到时候陈主任你就可以重新回来了,如果你不回来的话,今年年底之前,我们肯定没办法制造出一千万每秒运算速度的计算机了.”

“对啊,还有我们的碳纤维也是,唉,没有陈主任在,我们怕是难咯”

陈国华顿时笑骂道:

“你们少给我戴高帽,没事儿就赶紧给我滚蛋”

“主任,不留我们吃顿饭啊?”

“你们十几人啊,想把我吃穷吗?”

笑闹之后,他们赶紧撒腿就跑,至于说那些梨子,他们根本没拿走。

毕竟陈国华一个人,还真搞不掂他们这么多人。

客厅里的陈恭禄他们,看见这一幕,都笑了出来。

不管陈国华是否有工作,只要他每天都能保持现在这样的好心情,大家也就放心了。

“大哥,大哥,我回来了.”

外面玩耍回来的陈小敏,隔着老远就呼喊了起来。

自从前几天罗峰他们这些人陆陆续续来过翠胡同之后,之前关于陈国华是特务的谣言,也不翼而飞。

所以,陈小敏她还能出去跟那些小伙伴们玩耍。

只是,她的小伙伴们少了好几人。

因为那几人说过她大哥是特务,所以她不跟这些小朋友玩耍了。

“回来就回来了,喊那么大声干嘛?”

陈国华摸了摸小家伙的小脑袋,却见她嘻嘻地开口:

“大哥,刚才我们在外面看到了好多好漂亮的汽车啊,一排排地从我们这里经过,还有摩托车”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听说他们是什么领导人?哦,对了,是赫鲁什么夫,哎呀,我忘记了,反正就是来我们国家访问的”

听到这里,陈国华心中顿时了然,今天已经是月底了,北方那些人也该来了。

从五月份一直聊关于长波发射站主导权的事儿,以及内地想要造核潜艇这件事,希望可以得到北方的支持。

结果不言而喻嘛,双方都不肯退让。

现如今是赫鲁这家伙来了,而且这混蛋还是刚去了北美,吃了瘪之后才突然想要来内地的。

根据媒体的汇报,赫鲁这家伙去北美那边,提出了两个特殊的要求。

一个是去参观迪士尼乐园,另一个则是跟玛丽莲梦露共进晚餐。

北美那些盎格鲁后代当然很讨厌这位赫鲁,因为这家伙极为粗鄙,经常在媒体面前表示要把盎格鲁后代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当他提出这两个要求的时候,盎格鲁后代们拒绝了第一个要求。

至于第二个要求,却也是没有让赫鲁得逞,而是举办了一场几百人的晚宴。

反正搞得赫鲁很没面子,十分狼狈地离开了北美。

这家伙没在北美占到便宜,当然是希望在内地这边,能够占到便宜了。

文津街,一场欢迎晚宴正在举办。

灯红酒绿是没有的,但筹光交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不只是白酒,葡萄酒、汽水等也是少不了的。

吃吃喝喝的晚宴,可不是交谈的时候,只能说是互相试探吧。

“我的老朋友,我可是听说了,你们最近的高科技搞得有声有色嘛,一百微米的晶体管都被你们研制出来了?”

酒还没过三巡,赫鲁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起来。

伍先生闻言,温和一笑,“赫鲁同志过奖了呀,我们这就是小打小闹,可比不得你们呀”

趁着这个时机,伍先生直接开始哭穷。

“我们的秋收已经结束了,但今年粮食收成很一般啊,我们希望赫鲁同志能够看在我们同属盟友关系的份上,帮助我们发展一下现代的农业技术,比如拖拉机技术.”

秋收已经结束了,但南方那边的水稻是还没有结束的。

南方一般都是两季水稻,秋季的水稻收割时间是在十月中下旬到十一月份左右。

现如今是九月底,马上就是国庆节了。

因此这个时间点来说,北方的春小麦几乎是已经完全收割了。

但由于北方今年初春的干旱问题,加上粮食种子都被吃了不少,也因此导致耽误了春耕。

不管是什么年代,春耕断然不能够耽误的。

也因此,粮食减产是必然的。

伍先生不说此事,人家赫鲁也是知道此事的。

没办法啊,内地那么多北方工程师,人家会不知道这些情况吗?

毕竟现如今内地跟北方的关系,算不上是蜜月了,但也还是好朋友嘛。

所以含糊一下带过,主要目的还是对方的农业科技。

其实北方那边的现代农业科技是挺烂的,但再烂也没有内地那么困难啊。

能搞点什么拖拉机技术或者什么其他技术,也是挺不错的。

赫鲁闻言,笑着提及了去年的蔬菜大棚和农用地膜的技术,夸赞他们内地这边当真是人才济济。

并且还提出了想要见见这位发明者,因为他听说了,这位发明者还只是一位十八岁的年轻人。

伍先生闻言,微笑着说好,只不过他需要跟上面汇报申请一下。

“为什么?”赫鲁顿时大吃一惊,一个十八岁年轻人罢了,他还见不了了不成?

想到他在北美那边吃的闭门羹,来到小弟这里,居然还要继续吃闭门羹?

霎时间,赫鲁的心情便十分不美了。

都不等伍先生回应,接着说道:

“既然不方便,那就算了。”

他当成了是伍先生对他的不尊重,以及长波发射站主导权的不满,因此他现在直接回敬了回去。

伍先生见状,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只能是找机会,等下再提这件事了。

转过天,会谈正式开始,但谈了许久,还是无法达成共识。

双方的点,太纠结了,互相都不可能妥协,于是便僵硬住了。

国庆节前夜,翠胡同,陈家。

今晚的陈家,来了不少客人。

最近陈家的大门都被客人给踩踏到掉了一层色了。

只因为最近陈国华的事儿,客人是真的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人过来。

而今晚来的人,却不是来看陈国华的了,而是老陈的战友。

“哎哟,你们来就来嘛,怎么还带肉和酒了呢?还有生?你们这是多瞧不起我啊?”

陈恭禄满面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嘴巴上的那两排大黄牙,都掉了好几颗,看着就很有喜感。

他的老战友们从全国各地而来,按理说今天不应该来找陈恭禄的,毕竟明天就是国庆节了,还能擅自离队?

当然不是了,他们这些都不是来参加国庆阅兵的,而是来看阅兵式的。

准确来说,是被邀请来的,所以行程的安排上,相对自由了很多。

否则的话,给他们十万个胆儿,他们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来陈恭禄家的。

十几个老兵聚一起,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陪酒的陈国华,一直都没怎么说话,就听着他们在吹牛逼了。

“老陈,我是真羡慕你啊,你说说你啊,都快六十岁了,还这么能喝.”

“国华是吧?你今年才十八岁啊,就从北大毕业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跟你娘亲一样,脑子好使”

“后天结婚是吧?大红包我都准备好了,就等你这杯喜酒了”

一群老不修的,还好没骂娘吐脏话,要不然今晚这团聚估计更热闹。

估计是陈国华在,又是初次见面,为了维护形象,所以没有说脏话吧。

不管如何,陈国华就只是一直陪着喝酒便对了。

家里存着的酒也有不少,加上这些老兵,几乎都自备酒水了,所以完全够喝。

之所以要自备酒水,这很正常,因为粮食和猪肉的份额都下调了。

在统购统销的政策下,谁家也没有余粮啊。

如果只是一两个战友过来,那绝对没问题,空手来就行了。

可是十几个战友一起来,到时候喝得不爽,那才是遗憾呢。

一群人吃吃喝喝,直到十点才结束。

好在他们住的招待所就在城里,而不是城外,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转过天,国庆节,全国都放假。

几乎全国上下都是一片红色的欢庆气氛。

其实从前几天开始,京城的各大主要街道上,就已经插上了鲜艳的红旗。

裹上红装的京城,看着就更加喜庆了。

大清晨的京城,伴随着黎明的到来,在整齐一致的脚步声中,仪仗队踏步而来。

陈国华和于沫离他们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台前,庄严肃穆地看着这些仪仗队。

等待的群众,几乎都是激动、喜悦的心情注视着升旗的这一刻。

只因为今天是十周年国庆日的清晨,这一天的升旗仪式,格外的不同。

为了不留遗憾,陈国华自然带着美少女、三小只她们一起过来了。

连他七姐也在,胡萍姑也都跟着来了。

只有老陈和云婉裳他们老两口,年纪大了,走不动,熬不住,所以没来。

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伍,等待了许久,才终于等到了黎明。

在众多人的注视下,国旗缓缓升起,响亮的歌声也跟着响起,大家都跟着哼唱了起来。

看着这一幕,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直到国旗升到顶,热闹散场,陈国华心中的激动,也久久不曾散去。

“国华哥,我有些理解了你那句话的含义:长在国旗下,生在春风里”

于沫离轻柔的话语,把陈国华拉回了现实。

“大嫂我不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捣蛋鬼陈小敏来了一句,顿时收获了她大哥的一记摸头杀。

“大哥,不许你再摸我的头了.”

“前两天不是还让我摸吗?”

“前两天是因为我可怜可怜你,可是我没想到你得寸进尺,哼,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小家伙哼哧哼哧地跑前面去了,于沫离莞尔一笑,跟着追了上去。

只有陈国华翻了个白眼:小伎俩!

回到家里吃过早餐,然后大家又带着小马扎,继续前往长安街这边,准备看阅兵式。

半个月前,陈国华还在做梦,自己有没有可能被邀请到天安门城楼那边看阅兵式。

结果没有想到,现在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了。

那些写举报信的人,真是害人不浅呐!

特么的!

排着队的陈国华,一边跟于沫离她们闲聊,一边想着这件事,一边还看向四周。

阅兵式要十点才开始,但实际上,刚才他们回来吃早餐的时候,附近几条街,就已经为热情的观众,给围得水泄不通了。

众所周知,这可是十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啊,搞得十分隆重。

南池子大街这边,整条街都被封锁了,因为这边有不少部队在这边等候阅兵呢。

“好热啊!”

刚到九点,太阳当空照,秋老虎再次袭来,顿时让陈小梅两个小家伙忍不住喊了起来。

陈国华变戏法似的,从斜挎包里掏出了两把扇子。

“哇,大哥你居然带扇子了,真是太好了”

不仅两个小家伙惊喜连连,便是于沫离和陈小月她们也都十分吃惊。

“弟弟你到底带了多少东西啊?不沉的吗?”

旁边的陈梨也忍不住惊讶地问道,胡萍姑和陈援朝母子俩也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周边其他排队的众人,也都投来了羡慕嫉妒的目光。

十月的清晨,原本是有些凉快的,但九点这个时间,就已经不那么凉快了。

因此,准备不充分的人,现在可就惨了。

“不多啊,我力气还是挺大的,没关系。”陈国华呵呵一笑,心说只要你们不检查,那就不会知道我这个包里面装了啥。

别说扇子,即便是大肉包、馒头、烤鸭等等,他都能拿出来。

只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他从空间里面拿出来的。

有了扇子,稍微减轻了一下秋老虎的症状。

而所谓心静自然凉这句鬼话,是不能够相信的。

因为现在四周都是人,风都吹不过来,除了被头顶的大太阳吃烤炙烤之外,哪里还有其他变凉快的办法呢?

只能祈祷阅兵式快点开始,然后早点结束。

时间慢慢走,在大家千呼万唤的期盼中,阅兵式真的开始了。

跨坐在她大哥肩膀上的小家伙,兴奋到手舞足蹈。

“大哥,有大车,哇,手掌好!”

听着小家伙的呐喊声,陈国华的视线,越过前面乌漆嘛黑人头,也依稀看到了一个人头飘过。

虽说是有点恐怖片的感觉,可实情就是如此,因为人太多了。

长安街两旁,乌泱泱的一大片人,几乎是看不到边。

整齐划一的部队,一队队喊着口号,走过了天安门。

对于陈国华来说,这样的阅兵仪式,肯定是看不到很震撼的阅兵队伍了。

只能是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了。

如果像后世那样,有电视直播,那就爽了。

只可惜,现如今的内地,电视机都没多少台,更别说什么电视直播了。

国庆阅兵结束之后,大家回到家里,还是讨论这件事。

十周年国庆呀,太热闹了。

而阅兵式过去之后,对于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来说,就要准备明天的婚礼了。

下午的时候,于沫离就跟她父母回家去准备了。

而厨师他也带着帮厨来到了翠胡同这边,开始准备食材。

为了明天的婚宴,部分食材是需要提前准备的,不可能是等到明天才准备。

由于考虑到宾客的时间,所以婚宴是中午而不是晚上。

其实按照正常来说,或者按照以前的惯例,那都是傍晚举办婚礼拜堂成亲,晚上的宴席。

但结婚这件事,哪有那么多讲究呢?

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提前一天开始准备食材,就不怕第二天的婚宴会出现什么意外。

转眼第二天,十月二号,农历九月初一。

从去年十二月二十六号订婚,到现在十月二号,都过去十个多月了。

然而即便是摆酒了,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却没办法去领证。

只因为陈国华目前也才十八周岁了,于沫离也才十七周岁。

两人都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真的跑去街道办事处去登记的话,肯定要被赶出来了。

当然了,他们两人也不会去登记,因为胡萍姑就在街道办工作,对《婚姻登记办法》再熟悉不过了。

这是一九五五年颁布实施的婚姻登记办法,关于婚姻登记工作也从各区民政科转移到了街道办办事处。

到了五九年的今天,婚姻登记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自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一大早,陈国华就开始洗漱了。

就换上干净清爽的中山服便可以了,头发嘛,是昨天下午去理发店剃了干净的寸头。

这个时代,也没有所谓的发型,反正好看就行了。

“老陈,你今天可真帅!”

七点多,罗峰、王学国、马秉裕等人就已经到了。

今天是国庆节,全国都是两天假,而王学国不一样,他直接请了一周的假期。

因为他想参加陈国华的婚礼,对于远在哈工大的王学国来说,只能是请假了。

冯悦和梅丽华两人还在魔都。

她们俩倒是想请假来着,学校没批假,也没有火车票,逃课都逃不了。

最后只能是前天下午拍了电报过来,说明情况,同时祝福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

就因为这件事,罗峰他们几人还在私底下打趣陈国华:你结婚的消息,不知道让多少少女伤心难过呢。

“我当然知道我很帅啊,你们都很有眼光。”

陈国华臭屁了一下,被胡先勋一脚踢了过来,罗峰他们也跟着扑了上来。

打闹过后,吴礼义、钱振鹏、李寿同他们几人也都到了。

没错,今天的接亲队伍可不算小,来了十多人,他们全都有自行车。

在这个时代,能骑着十多辆自行车来接亲,这排面已经足够了。

只可惜,半个月前,陈国华被人陷害了,导致现在都没有了配车,真的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走走,出发了!”

人齐之后,大家伙全都出发去接亲了。

到了于沫离家里,她那边也来了不少新娘团成员,几乎都是她的高中和大学同学。

双方都是年轻人,聚一起可就好玩多了。

而且都是大学生,因此玩诗歌背诵等活儿,那是真的不少。

还有快问快答、成语接龙等,几乎都是他们这些大学生才能玩得起,其他人可真的玩不起。

毕竟换做是农村的接亲,谁敢这么玩?

现在的农村,大部分都是文盲居多。

别说什么扫盲教育,那玩意儿只能够持续一阵子,最后很多人也就是知道如何写自己的名字,仅此而已。

甚至有些人,到了几年之后,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怎么写了呢。

文盲到这样的程度,玩成语接龙?

这不是开玩笑嘛!

很快,通关之后,陈国华他们也终于接到了新娘子。

一群年轻男女,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逛了一圈,这才回到翠胡同。

而此时的翠胡同,已经变得十分热闹了。

原本准备了二十桌的酒宴,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够坐啊。

陈恭禄和于世勋赶紧去找邻居帮忙,借凳子、碗筷,还有就是去国营饭店买饭菜。

没办法,来的客人有点超乎预料。

王树迎、熊玉坤、吕进雄和张逢时等领导都来了,罗峰他们几个家长也都在。

还有就是段云平、薛亚军等北汽制造厂的领导。

北大那边的薛晋权他们几十人,全都来了,不过他们一看这场面,直接放下贺礼给门口收礼的陈梨、三小只她们,然后就溜了。

不溜不行啊,人太多了。

他们六七十人呢,咋可能坐得下?

除了他们这一群人,还有裴益民、马云禄、王宝柱等材料科研所的研究员、技术员,也都在看见这么多人之后,同样丢下贺礼就逃了。

热热闹闹的婚宴,对于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来说,只是感受到它很热闹,但高兴的同时也是非常累。

忙忙碌碌的一整天,最后都忘记了是怎么睡着的。

就在婚宴过后,一场关于粮食危机的事儿扑面而来,并且瞬间引起了整个京城的议论。

ps:凌晨的这一章,遇到审核了,还好终于通过了。

(本章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