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明智屋首页> 燕燕于飞,远送于小说>燕燕于飞,远送于最新章节列表 >燕燕于飞,远送于最新章节  明智屋APP下载地址!
直达页面底部
燕燕于飞,远送于-第二百九十三章 归于寂静
更新时间:2019-09-02  作者: 一只摸鱼儿   本书关键词: 古代言情 | 古代情缘 | 燕燕于飞 | 远送于南 | 一只摸鱼儿 | 争霸 | 公主 | 杀伐果断 | 权谋 | 正剧 | 一只摸鱼儿 | 燕燕于飞 | 远送于 
正文如下:
“施主,雨停了。”正当云荟陷入思绪当中时,室外传来了寺僧的声音。

兰茝明白过来,是火化的时候到了。

云荟回过身来,对兰茝道:“走吧。”

寺中设有焚化之所,名“化身窑”,云蔚的尸身此刻就停在这化身窑之中。

今日前来相送之人,仅云荟与兰茝,兰茝的手中还提着一壶酒,她知道寺中不得饮酒,所以只是将信封交给了云荟让它随尸身一同焚化,这酒始终都没有开封。

很快,寺内梵音奏响,兰茝的耳际传来了僧人们的诵经之声,化身窑的屋檐上有雨滴降落,烈火熊熊之中,云蔚最终归于寂静。

结束了化身之后,云荟将兰茝送出了山门。兰茝突然停下了脚步,想起了这几日兵权交接一事,问道:“云荟,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云荟也听了下来,看着寺前河道白雾茫茫,目光幽远,“叫我云荟蔚吧。”

兰茝迅速转过身去,看向云荟那张与云蔚一模一样的脸,心中震撼。

“既已交出兵权,从今往后便不再过问政事,不涉天下之争,一心骑马射箭,习武读文。”

“如此也好。”

眼前之人同她一样,也用自己的方式将云蔚留在了人世间。

云荟离开之后,兰茝将提在了手中的酒开封,倒入这苍茫天地之间,最后也向着自己该去的地方走去,走向了这一年的尾声。

齐国皇室派来的新的主将很快就抵达了军中,在他刚到的前一日,兰茝便召集了军中将士一同商议应敌…之策,据消息来报,这位新任主将裘野是带着议和的旨意一同来到边城的。

烨王的离开,让朝中的大权落在了年轻的齐王手中,他正忙于集权并对付云荟在朝中的同党,所以无暇关注边城战事。

东齐富庶,朝中武将过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也无心征战沙场,齐王自然要派人前来议和。

但是,梁荃之心在征战天下,兰茝知道他绝对不会同意议和的。所以,兰茝借着这次齐军疫病之乱,再次对军中将领提及汴京梅疫之乱,言明不可让京都百姓妄死,一下子带动了军中的士气。

在主将裘野到东临城赴任,接手兵权的那一日,兰茝率领大军横渡死海,对东临城发起了进攻。

齐营将士还未从军中内乱,主将离营,兵权交接中缓过神来,主将还未知悉军中事宜,也未来得及前往淮水城同梁军主将商讨议和事宜,就被将军打得措手不及。

事出突然,齐军很快就败北逃到了泗水城中,梁军一举占据东临城。

自齐军退守东临,梁军因为两城内海的缘故三败于齐,最后又三次从齐军手中取得了胜利。

齐军新任主将裘野从这次交战中明白过来,梁军并无求和之意,连夜一份书涵快马加鞭王齐京送去,向齐王说明了情况并请求派兵增援。

与此同时,南梁朝廷也收到了兰茝无视齐军议和请求的消息,顿时朝中不少大臣上书弹劾远在边城的兰茝,指责她“破坏两国邦交”,“为祸百姓,生灵涂炭”,“无视大局,擅作决定。”

竟无人表彰她连夺齐国三城的功绩。

在梁荃收到这些折子的次日朝议上,他雷霆大怒,一把将这些折子甩在地上。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尤其是那些上书弹劾兰茝的,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齐齐跪在地上,规劝道:“陛下息怒。”

如今的梁荃早已同初登基时不同,无需再看朝中官员脸色,在加上他面容冷峻,一个目光扫来便让这些朝臣忍不住打颤。

“礼部尚书。”梁荃冰冷的声音在殿上响起。

“臣在。”新任礼部尚书吓得说话都带着颤音。

“你上书所言,破坏两国邦交是何意?”

“微臣听闻东齐有意与我朝议和,但抚远将军却无视齐国议和请求,发兵攻打东临城,有破坏两国邦交之嫌。”谈及兰茝的罪名,礼部尚书多了几分理直气壮。

梁荃闻言,冷哼一声道:“你这消息倒是灵通,只是朕倒不知梁齐之间还有邦交一说。”

梁荃的问话让礼部尚书心中一颤,连忙回答道:“梁齐毗邻而居百年,两国互有贸易往来,史上更有和亲先例,既梁有意求和,实不宜大……大动干戈。”

“你可知我朝为何与东齐交战,又可知东齐为何请求议和?”

,“这……”礼部尚书心中虽有种种猜想,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梁荃不再看他,目光扫过殿内其他朝臣,最终落在一位朝中新秀的身上道:“兵部侍郎,你来说说。”

兵部侍郎拱手道:“使臣宴会,东齐十万大军压境,我朝派兵之由有护边境百姓安宁,有声讨汴京梅疫之乱,但更重要的却是为天下之争。”

兵部侍郎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石破天惊的话语让满朝文武想起了远在边城的兰茝。

梁荃闻言,面上的神情缓和了几分,对他道:“继续。”

“如今六国已乱,各国人心浮动,我们与齐国达成了暂时的和平,这战争终会再次爆发,但是若我朝只求安于现状,只怕很快会被各国吞食殆尽,不若决战天下。”

兵部侍郎的话让礼部尚书心尖一颤,很快又颇为不屑的说道:“依你之言,若各国真的意在天下为何东齐会请求与我朝议和?”

梁荃听到礼部尚书的话,心中对他的失望之意更甚。

“此战由烨王发起,烨王权倾朝野之时,亦有逐鹿

天下之心。如今烨王不闻政事,交出兵权,齐王年幼,朝局不稳,军营内乱,他们自要求和,但这于我们而言却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东齐富庶,不缺粮草,只有梁国拿下齐氏江山,才有拿下北三国的可能。”

朝中老臣听到兵部侍郎的这些话直叹后生可畏,在他们这些人该在朝中争权夺势之时,这些青年才俊,乃至他们的君王已将目光着眼于天下。

兵部侍郎的话让梁荃十分满意,继他之后说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梁齐无邦交,抚远将军出征后拿下淮水东临二城,未让齐军越我南梁边境一步。故尔等上书所呈奏书中,关于抚远梁军‘破坏邦交’,‘为祸百姓’,‘擅作决定’等罪名皆不属实。”

请记住本书域名:.qb5200.tw。全本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qb5200.tw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