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活一回

第三百四十章 农村的秋千

重生之重活一回第三百四十章农村的秋千

第三百四十章

农村的秋千

“天啊,好高!”莫红梅满脸的仓白。小女孩被吓惨了,完全不能想象,仅靠着两手抓着的两根绳子和脚下踩的一根木棍就可以在半空中与风相伴,她的印象之中,秋千,也就是公园那种,用铁链系起来的一凳子,视情况而定,有单人的,双人的,多人的,当然,仅一铁板也是有的,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坐在上面悠闲的慢晃着,跟眼前所见的情况完全不同,这些人根本就是在玩刺激游戏。这……就是所谓的‘荡’秋千吗?

“这还不算什么,她们应该还能再蹬高一点,玉儿妈妈才是高手呢,她们都可以绕横梁转一圈。这些人顶多也就平梁而已。”李芳撅着小嘴,非常的不以为然的说道,她其实也是高手一名,虽然不能够做到绕梁一圈,却至少可以平梁,这些人这样子,她还看不上眼呢。

“就这样绕一圈,神啊,那样可能吗?”几人完全不敢相信有那种可能,万有引力定律,怎么可能在这里不起作用,就那根踩着的木头,怎么可能让人倒着不掉下来?

“不是可能不可能,而是本来就是事实,只可惜,那几个人都不在家里,所以,你们是注定看不到了!”李芳白了发出惊叹的王安一眼,竟然不相信她的话,简直是欠捧的小子。

王安还是有些怀疑的看着李芳,有这么巧的事情,刚好一个都不在家里,不守,嘴里却敷衍的说道:“原来如此啊,真是让人佩服啊,能做到那种程度的人应该不多吧!”

“是不多,我们村里也只有两三个呢。一个嫁人了,一个就李玉的妈妈,现在也不可能在这里,另外一个是个生意人,家里在省里买了房子,都很少回坝子里来呢!”李芳有些惆怅的说道,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李家坝的人生活都比较富足,他们中有一部分脑子灵活的人,都选择了出去做生意,很大一部分都在外面安了家。

说起来很不可思议,从李家坝里出去的人,基本上都是大大小小的老板,那些人眼光都高了,要让他们在外面打工,进厂,赚那几百块一个月的工资,他们根本就看不上,谁让他们自己在家里种种菜卖,搞搞副业,一年也可以赚得钱包鼓鼓。万元户对于他们来说,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所以出去之后,能生存下来的人都是老板了,当然,生存不了的人也多了,灰溜溜的自己滚回来了。

要么自己在乡里镇上县城开个小店,要么乖乖的在家里种菜养猪,反正,就是不愁生活,即使现在种大棚菜的人多了,他们靠着品质以及长期合作所建立出来的关系,也不会愁销售。

当然,知道村里具体的情况的人其实并不多,种菜卖菜的人也不少,他们对于大棚蔬菜虽然有一些大概的估计,却因为眼光有限,估计的并不到位,不然的话,恐怕李家坝也不会如此安静。

“过年也不回来了吗?我觉得,过年的时候你们村里还比较好玩一点,至于,相比起我们县城里来说。”王维倒没有觉得不信,怎么说呢,有人不是说过,在广大的人民群众里,隐藏了无数的奇人异事,眼前的这种,其实还够不上奇人异事的程度,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一点吧。更何况。他们是来玩的,没有必要如此较真。

“为什么要回来,他们连家人都一起搬过去了,这边的亲戚也不算亲近,没有必要在过年这种时候回来啊,不过,平时倒也会回来住些时间的,他们在这里的房子都还在!”李芳挑挑眉,倒是有些奇怪的问着王维。

“那……他们家就没有一个亲戚在这里了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地方啊!”

“你们不会了解的,农村人对城市天生有一种羡慕,特别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比起城市人来说,受的苦难太多了,而且,没有父母不为儿女着想的,我们这地方,说实话,我认为什么都好,就是读书这方面不够,小学倒还好,我们乡有一所最好的小学,但是初中却不行。唯一的一所初中,校风太让人难以接受了,所以,他们要离开这里,也是能够理解的啊!”李玉倒觉得现在这种情况好了不知道多少,这些娃不知道农村现在的情况,像他们李家坝已经是最好的了。

别的村里面,大部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子,年青一代都去外面打工赚钱去了,孩子才了十几年,连父母都没有见过几次。都是跟着婆婆爷爷一起生活的,初中毕业之后,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就走入了社会这个大染缸之中。

而那个时候,才开始跟父母慢慢的培养感情,可惜,孩子们都大了,有了自己的理解了,小的时候的遗憾永远都不能弥补了,前世经历过这一切的李玉,对这些体会太深了,所以,这也是她最庆幸这一世能够改变村里人的地方,至少,村里这样的家庭少了不少,不管他们是留是走,至少有经济能力带着孩子们一起。

“但是他们也可以去县城里上学啊,实际上,你们这里到县城大概也顶多只需要一个小时嘛,而且车都到门口下,也不算是偏僻啊,更何况,很多中学都是住校制的,星期六星期天回来就好嘛!”刘安说得非常的简单,实际上,他们学校的所有人都是这种情况,谁让他们学校是半卦闭式的学校呢。

“儿女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如果可能的话,肯定还是不想分开的,特别是十二三岁的孩子还太小了,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一定就要分开啊!”就像她们家,要不是县城里面有亲戚的话,再加上当初她妈妈支持,不然的话,她恐怕还必须在乡下上学,读到初中,才有机会接触电脑和英语这两项现代人差不多必会的技能。

“好了好了,你们不要再讨论这问题了。我们不是来玩的吗?来了干嘛不上啊,幸好,今天的人不多耶,妹,快过来,我们两个上,给他们大家示范一下!”李芳他们一来,就有熟悉的人打着招呼,知道李玉他们是带同学来玩,大家都马上让路,李芳看到他们在聊天,倒是不急,先让几个外村的人玩了一会,不然的话,这堆小白,恐怕等会会成为‘秋霸’的,只是没有想到,人家都排队玩了个遍,他们还在那里哈啦,李芳才终于急忙招呼了起来。

“好啊,让我们看看你们的实力,虽然看不到李芳口中的奇人亲自表演了,不过,希望你们姐妹俩的实力别太差了一点啊,我们不要求别的,至少要平梁啊!”

某人明显挑衅的话,外加几人兴味的眼神,让姐妹俩难道的热血沸腾了起来,她们每年过年都要玩这个,从几岁开始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原因嘛,当然是姐妹俩一直没有断过的锻炼身体,蹬秋,可是需要体力的活啊!

姐俩自信的相视一笑,同时走向秋向,体力较好的李玉站上面,李芳站下面,甚至都不需要人送,两三下使力,秋千就荡上了半空中,可惜,这几个城里娃根本不了解情况,虽然觉得羡慕,却完全没有感觉到两人的实力已经摆在了她们的面前,只因为,她们来的时候看到的那两人已经蹬上了半空,他们以为,越高越难,哪里知道,只要有体力,高并不难,平横梁,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没有人送的情况下,不是高手,荡不起来的,特别是两个十几岁的女孩加起来也不轻啊!

随着‘吱呀吱呀’的秋环(吊秋千的绳子那上面的两个环,一般是用嫩柏树经烘烤制作而成的。需要一定的经验,不然很容易断裂。)和横梁互磨产生的声音,姐妹俩越飞越高,慢慢的齐了横梁,超过横梁,激烈的风吹起两人的衣服和头发,一鼓作气之下,姐妹俩的成绩超过了这里打秋的任何人,来玩的众人全都发出赞叹声,而几位城里娃,很不幸的目睹了奇迹,嘴都张得可以塞个鸭蛋进去了。两人潇洒的姿态,让他们心底也发起热来,有种冲动,想要去试一下。

历时半个小时,李玉跟李芳姐俩才从秋千上下来,本来刚才都说好了,让他们同学试一下的,没有想到,因为姐妹玩得太好了,旁边看的人也想上去试试生手,一时之间,竟然抢了起来,李芳也想参与,却被李玉给拉住了。

看着李芳不服的嘟着嘴,李玉没有好气的白了她一眼:“我说姐姐大人,你的精力也太旺盛了一点吧,可不可以让我休息一会,然后再教他们,你以为你抢到了秋就有用,他们又不会,纯粹是浪费时间还引人不满,不足让他们打了之后,我们再慢慢来,慢慢教,他们可是城里娃呢,我怀疑,他们之中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有恐高症,不敢上呢!”李玉一边说着,还一边戏谑的看着几人。

“放心吧,恐高症我们倒是没有,不过呢,要教会我们,可是要看你们的了。”周黎月也不计较这个,她也知道,李玉这话其实主要是说给他们听的,也是为了他们好,毕竟,这荡秋千,在半空中就两条绳子和一条棍子,靠着自己的力气把人稳住,怎么看还是有点危险性的,先把事情说明,也是好的。

“放心吧,其实秋千很容易荡的,主要是要放开心胸,感觉就像是在飞一样,我相信,你们会爱上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的。”飞,是人类永远的梦想。

“应该会让人喜欢吧。”看着不远处那堆争秋千的人,大家都不怀疑这一点,在这堆人里,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不缺,说明这活动是全民适益啊!

总算,几个女孩发现了这边的情况,不太好意思的拉住了还在抢的人,丢人丢到城里去了,李家坝的人都知道,李玉家几个孩子都在县里上学,既然是他们的同学肯定也是县城里的人,竟然在他们面前如此争抢着,让好面子的女孩们特别的不好意思。

其中一个大方的短发女孩走了过来,爽朗的笑道:“不好意思,让你们见笑了,接下来就让你们玩吧,你们没有玩过这种大秋千吧,其实满简单的,也满好玩的,加油啊,我们就不在这里了,免得影响你们的情绪。”这秋千也有一层楼多高,从上面摔下来还是会很疼很疼的,甚至有可能留点纪念,她们当然还是撤了最好。

对于女孩的善解人意,几人虽然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接受了,他们有自知之明,读书嘛,肯定是没得说的,这种没有接触的运动,学习的阶段可不保准自己会不出丑,少两个人看也好。

“雪兰姐,那就不好意思,麻烦你们了,不过,怎么只看到你一个人呢,雪芹姐怎么不在啊?”李玉代表大家跟女孩道谢,这位主动过来的女孩也是李家坝的人,同时,是早期考上大学的人之一,在村里也算是名人,很多父母都以她和双胞胎妹妹做榜样,即使李玉这种不常呆在村里的人也对她熟悉。

“谁说我们一定要在一起了,就不能我一个人出来玩啊!”雪兰郁闷的扁扁嘴,咋回事呢,难道双胞胎就一定要形影不离才成啊!连李玉这种人也知道了。

别怪雪兰会有这种想法,说起李玉,李家坝的人大多数对她的印象满深刻的,主要是因为她的早慧,以及小小年纪就会赚钱,又在城里读书,加上李爸李妈离婚这事,算是村里面小小的名人了,不过,大家也同样知道一点,李玉很少住在村里,原因嘛,据说是因为她是断给李,被李妈托付在亲戚家里,而且,她是一个乖孩子,就算回村里,也不像村里的那些孩子一样到处窜门,通常来说,大人还好,小辈很多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所以如果谁遇上李玉能被她认出来,甚至是点出一些自身的事儿,那就说明,这人……出名了!

当然,李玉是不可能知道这一些的,只是因为李雪兰的话笑眯了眼,说实话,她还真是那么想的呢!雪兰只能无语的愤愤离开,她决定,以后跟她妹离得再远一点,她就不信还有人这么想。原谅她吧,从小姐妹俩一定要被提在一起,其实在很多的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