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活一回

第九十二章 李婆婆的不舍

第九十二章李婆婆的不舍

第九十二章

李婆婆的不舍

“完了完了,桂柏快闪。你脸比锅底还黑哦!”刘桂德正面对着大脸,看那眼神,比起吃人来都不差,赶紧打小报告,让背对着他家老兄弟快点闪人。这种事两弟兄平时可是没有少做啊。也用此方法各自逃过了不少自家父母的棍棒教育。

刘桂柏得了兄弟的提醒,跳起脚脚就跑了,连回头看一眼也没有,陈天珍狠狠的瞪了一眼跑到院坝边的儿子:“你娃跑,又本事就别回来,不然我看你跑得到哪里去!”

看着老妈转身回屋的背影,刘桂柏一脸云淡风轻的再度回到刘桂德身边,显然,这种状况并不是一两次,他们都淡定了。

“幺幺家好耍不?”也许是因为李妈和李大姑两人算起来可以说是刘家唯一的女儿,没办法,李玉三外婆家一直住弯里,相较之下太远了,感情难免就淡了,想当初,李玉外婆他们也是住弯里呢,为了种农田方便才在李玉外公的决定下搬出来的。同时,还带着快要成年的二弟一起,唯留下小弟跟父母做伴。剩下的兄弟俩住一起,感情一直以来都不错,做为老大的李玉外公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老2唯有五个儿子,对于李妈这个两家的小女儿,说实话,在家里还是满受疼爱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李玉二舅舅都没有读书,做为女儿身的李妈却读了书的情况存在,谁让李妈不但是女儿,又是小女儿,李玉外公在的时候疼得像眼珠子一样,现在尽管老人家不在了,儿女也嫁的嫁娶的娶了,村里的老一辈聚在一起还是会拿这事来打趣李妈呢。

要知道,农村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是根深蒂固的啊,女孩想要读书那可是千难万难,不说别的,就李妈那一辈的,不管是李大妈也好,李大姑也好,还是李家大大,李家小姨,没有一个上过多少学。李婆婆还稍微好一点,李家大大跟李家小姨也上了个小学几年级才罢休,李玉大姑和李大妈甚至是李玉的几个舅妈,可都是大字也不识一个的人才啊。

“当然好耍了,幺幺屋头还有电视,我们每天晚上都会看,而且啊,她屋头有些吃的都是我们屋头没有的,唉,炸包谷花的过年的时候也没有过来,我们今年都没得吃,不过啊,幺幺她们那边爆包谷花的去过哦,我拿了不少回来,还有几种东西我们平时都吃不上呢。”刘桂柏说着说着,看到兄弟的失望,连忙拍拍兄弟的肩膀:“唉呀,下回你也一起去啥,莫担心,只要幺幺开口,你妈也不会有话说的。”

“好啊。下次我们就一起去吧!”小孩子家家的就是没有想那么多,也不想想,翻了年之后,不但他们的靠山李家幺幺要去县城了,就连外甥女也要去县城了,他们想要去玩,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天呢。

年初八,李妈准时的离开了家门,不过,这一次,却留下了小儿子,等到大年十五的时候再回来连女儿一起接走,县城那边已经联系好了学校,是县城最好的实验小学,全县有得数的重点小学之一,不但是女儿,就连侄女和侄子也转入其中,当然,他们靠的不只是关系,小学的知识道都是靠基础,李心圆这两年来教两个妹妹可没有白教,至少,他的基础在这地程中,打得非常的结实。从乡下小学想要转入实验小学是需要考试的,显然,李心圆考得非常不错,呃,幼儿园不需要做这种无聊事情了。

这事上最兴奋的莫过于余晟睿和余伟奇兄弟俩了,他们本来就是在这学校读书。以后表弟表妹们也跟他们一个学校了,怎么不值得他们兴奋。只是余晟睿今年就快小学毕业了,恐怕能在一起的时间有限了吧。

眼看孙子孙女这一次全都要离开了,李婆婆很是舍不得,她倒想把孙子留在家中照顾,只是一边是猪一边是地的情况下,她也照管不过来,要不是去年年尾的时候,媳妇去托人买了一台专头粉猪草的机器,恐怕她连自己也忙不过来,要知道,就算有了沼气,但是每一天只是砍猪草都要几个小时,六头猪三顿加起可不是小事情啊,特别是年前还没有卖肥猪的时候,一天到晚只是给弄猪食都让她忙得要死。

每隔上几天,就要把花生藤藤和葫豆藤藤之类的东西去干粉碎机上粉碎了之后用来拌猪食,她家的是活粉碎机,是专门针对活猪草的,出来之后是一小截一小截的,而干粉碎机粉碎出来之后是粉面子。冬天的时候没有什么活猪草,大多数时候就是喂这些东西,当然。包谷红苕之类的粮食也不能缺的。

这两天,李婆婆对几小好得诡异,让李玉觉得非常的不习惯,就连大大咧咧的李芳也有了感觉,眨巴着眼问着妹妹:“玉儿啊,婆婆咋个了,要是平时看到哥哥意见这么多,早就一巴掌过去了,咋个还会这么和声和气的呢?”

“也许这两天天气好吧,所以,婆婆心情也好了!”谁说小孩子不敏感。看看,他们可是最知道风向的,就好似她家哥哥,平时没有受到这么好的待遇,现在正爽着呢,虽然不知道她家婆婆不正常会有多久,却也一天到晚在婆婆面前转,要是以前啊,早就被耗了,哪像这两天,不但决有被耗,反倒在婆婆身上得到了不少他平常不敢提出的小小条件来,而且都达到了。

天气……好吗?看看外面始终暗沉沉的天气,李芳就搞不懂,这天气到底好在哪里了。这个冬天,冷得让人受不了,她们两姐妹都只是在家里抱着烘笼缩在被窝里呢,哪里还有什么好天气啊。(烘笼:也叫火笼,里面是一个瓦钵钵,外面包了一屋竹片,上面还用竹条做了一个提手,在瓦钵钵下面铺上一层火灰,再在上面放上火炭,李玉家因为烧沼气,这火炭还是李婆婆特意提早准备的呢。)

唉,为何有的时候她家妹妹总是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呢?李芳人小鬼大的叹了口气,李玉仅只是挑眉看了一眼就算了,半点也没有明说的意思,反正啊,再过两天,事情不就清楚了,现在已经初十了,也就是说距离她家老妈离开已经两天了,距离大年十五也就一只手了而已。也快到她们离开的日子了,不知道,去了县城之后,可否有些不同。不过,李玉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今生和前世,恐怕是真的不同了吧,即使现在改变的仅只是点点滴滴而已。

李心圆带着一脸像偷腥成功的猫一样的得意表情进了屋,看到两个妹妹如此舒服的样子,招呼也不打一声,脱掉鞋子就钻过了被窝里面,呜……真暖和,难怪两个妹妹一到冬天最喜欢这样。

李芳在被子低下踢了一脚哥哥,却因为扯起了被子钻了风进来,马上缩回了脚,嘟着嘴,白眼一翻,乖乖的坐好了。不用问,他家哥哥肯定又是从婆婆那里骗到吃的了,不然怎么会表现得如此明显的兴奋呢?

李芳嘟嘴的模样让李玉看得好笑,自己又不想狗腿,看到哥哥得了好处又不甘,唉,这能怪得了谁呢?呃,好似应该怪她吧,冬天蹲被窝这种行为可是她教的啊,她家老妈不在,她婆婆又忙,李玉不到处乱跑她还巴不得呢,管她是不是蹲被窝,反正啊,李玉从一放寒假开始,就明目张胆的耍起了懒来,一天到晚是不离被窝,要不是过年她老妈回来她不好做的太过份的话,恐怕过年她也这样了,李玉怕冷,非常的怕冷,这是前世今生都相同的身体状况。

年十四,李大妈已经开始为儿子和女儿收拾行李了,现在还冷着呢,什么东西都要准备,其实让这么小的儿子女儿去县城读书李大妈一直是不同意的,孩子还这么小,她怎么放心得下呢?亲戚家不比自家,哪可能真正的像父母一样对待啊,更何况人家家里也有孩子呢。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李大伯是百分之百的支持,他自己是农民自然知道做农民的辛苦,也不想自己的后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弟弟和弟妹两人都有自己的赚钱方法,她们的儿女以后的生活基本上都有了好的出路,但是自家的没有啊,更何况在李大伯心目中,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读了书,学了知识,长了见识,所以才有那个胆子去拼。

不像他们,只能跟在别人身后学别人的经验,也许比起坝子里的外人来说,他们家是幸运了太多,但是靠着别人,总是让人有一种不安心的感觉,因此他想要改变,又不知道从何做起,那么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跟紧弟弟的儿女,等到知识有了,见识足了,未来再由他们来创造。他始终相信,他的儿女不会笨过弟弟的儿女。

李芳和李心圆也知道了要去县城的事情,尽管最先的时候也听过类似的讨论,不过家里大人从来没有告诉过李芳他们,李玉会知道,那是因为李妈从来没有避开过李玉说这事情。只是,跟李婆婆的不舍不同,这两娃还真够没心没肺的,一听说要转学去县城上学,马上兴奋了起来,不为留恋县城的繁华,只是小孩子都是好奇心重的人,小小乡上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能看的都看了,能玩的都玩了,早就腻了,如今要换一个环境怎么不兴奋呢!

李玉也暗暗开心,看哥哥姐姐的样子,他们至少不会有适应不良的问题,就以他们现在的热情,足够应付即将转换环境的任何不良反应了吧!她可以如此相信了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