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第九章 琐事一两桩

“你小子懂什么?你可晓得那两头牛能换回多少袋白米?要不是为了不让你们几个孩子不饿肚子,我至于出尔反尔的让你去把物事要回来吗?你这个臭小子越大越不像话了,夫子没教你‘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吗?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忤逆父亲的意思,就是不孝!”

张光先是把张大郎痛骂了一顿,骂完直接就把“不孝”这顶大帽子扣到了张大郎身上,让张大郎最终只能怏怏的出了门,垂头丧气的去替张光讨要牛车。

妙儿听到动静悄悄的跟了出去,给她那老实的大哥出了个主意:“大哥,你逛个一圈再回来,和爹说人家不把牛和车还给我们,这不就结了?反正爹肯定拉不下脸亲自去讨要,也不晓得你压根就没上人家家里去讨要过。”

张大郎一听妙儿的提议、顿时双眼一亮:“我们妙儿的鬼主意就是多!大哥这就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张大郎说完马上装模作样的出了家门,一副去办张光吩咐的事的样子,出了家门后远远的到村口转了一圈,才慢悠悠的回到家里。

张光一见张大郎回来,一边往他身后张望、一边追问道:“物事要回来没?”

张大郎双手一摊,故作无奈的答道:“那位远房的表叔不肯归还,说爹您当年说了任凭他们借用多久,绝不会主动前去讨要。”

张光闻言顿时无语,一脸不悦的在屋里来来回回的走了几圈,才把气撒到张大郎身上:“没用的饭桶!连两头牛都要不回来!”

和去做那丢人现眼的事相比,张大郎倒是宁愿被张光骂上几句,只不过张光骂到最后、竟改骂起那房旁支亲戚来了:“那小子也是个没良心的家伙!当年我们自家掏腰包帮了他们、替他们解了燃眉之急,现下我们只是想把本就属于我们家的物事讨要回来而已,他们竟然还理直气壮的不愿意归还!”

张光骂到最后似乎有些气不过,竟抬脚就往屋外走去:“不行!那两辆车可以不要,但那两头牛我今天一定要讨回来!”

张大郎一听心里立时急了,赶忙跟了上去、有些紧张的问道:“爹,您打算亲自上表叔家讨要那两头牛吗?这样会不会伤了亲戚间的情分?”

“他们既已忘恩负义、铁了心不肯归还,我去了怕是也不顶用,”张光冷冷的哼了一声,随后指着村头方向说道:“我到村头找张里正去,让他替我们张家主持公道、把那两头牛给要回来!”

张大郎一听张光要去找里正,马上就担心自个儿那小小的伎俩会被揭穿,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张光去了里正家。张光一到里正家,就一五一十的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把事情的缘由说完后,张光有些傲然的对张里正说道:“我也不是把那两头牛看得很重,而是这件事实在是让我有些气不过———借的物事本就应当归还,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哪能被随随便便的破坏!还望张里正能替我张家主持公道……”

这张里正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不但是矮岭村土生土长的大户、也是个十分圆滑的人精儿。

这张里正自是晓得张家现下已败落,因此他本是不怎么愿意搭理张光的,但他看到跟在张光后头的张大郎后,马上眼珠子一转、改了主意———矮岭村的村民都晓得张大郎在州学里书读得不错、颇得夫子的赞赏,比他父亲张光还有希望一举高中、光耀门庭!

要是张大郎高中当了大官人,张里正日后少不得得好好的巴结他才是,因此张里正有远见的看出张大郎的潜力后,最终看在张大郎的面子上、答应了张光所求之事:“张老爷放心,我这就随你去你那表亲家走一趟,替你讨个公道。”

张光一听张里正这话,脸色顿时一僵、说起话来也变得有些支支吾吾:“我们和他们家毕竟是亲戚,住在一个村子里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事情最后闹到你这里来也有些不大好看……”

“我看我就不随你一道去了、免得两家人见了面尴尬!我让我家老大随你走一趟就是,让他一个小辈去也不至于让我那表亲太过难堪!”

张光始终没好意思上那旁支亲戚家去,因此最后又把张大郎给推了出去,让张大郎跟着张里正去那表亲家走一趟。张大郎这下没了法子了,只能硬着头皮跟着里正去了那位表叔家,不过心里还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幸好张光没跟来,否则他先前使的小伎俩可就遮掩不住了。

张大郎和张里正一块儿去了那表亲家后,张大郎才把来意说出口、那表亲就十分爽快的让媳妇儿去地里,把正在犁田的两头黄牛给拉了回来,二话不说就把缰绳交给张大郎,此外连当年借的那两辆板车,那表亲也二话不说的一道还上了。

只不过这牛和车都已经借出多年了,那表亲借回去后也是把它们当成家里最主要的劳力,那两头牛几乎日日都要犁田拉车,早就瘦得只剩下皮包骨、怕是再过不了多久就会劳累而死了,更别提两辆板车也是变得破破烂烂、似乎用力踹上一脚就会散架……

因此张大郎把牛车一并拉回家后,原本满心期望的张光见了、马上就泄了气,问了家里最有经验的刘婶一句:“这两头牛都瘦成这样了,还能卖钱?”

刘婶的语气也有些不确定,答道:“过几天等草市开了,我再把它们牵去给人瞧瞧,兴许还能换个几贯钱回来!这牛也还没到完全走不动的时候,我看它们应该能再犁几次田。”

这张家的田地都是佃给佃农种的,张光只管丰收时从佃农手里收粮,因此这牛和车还真是派不上用场。因此张光当场就嘱咐刘婶,让她一等草市开市就把牛车牵去卖,多少换几个钱回来补贴家用,总比一文钱都没换来、牛就死在家里强点。

刘婶自是点头应下,心想张光受了教训、吃了苦头后,倒是有几分好好过日子的心思了。

而因张家眼下还没有女主人,因此家里里里外外的事暂时由刘婶一人操持下,但即便刘婶是个精打细算、十分会过日子的人,张家的日子还是一直都过得紧巴巴的。

所幸的是、刘婶手头上的银钱一用完,张光就会十分自觉的拿了些以前的饰品衣物让刘婶去城里当铺当了,用这些当物事得来的钱,再拼拼凑凑了一些、总算是把日子给过了起来,并且成功的熬到了秋天田地收成、张家有了进项的时候!

话说张光分到的田地也有数十亩,这些田地的收成一年下来还是十分可观的,因此那些粮换回来的银钱、一下子就填补了张家的大漏洞,让张家的日子重新又好过起来……当然,张光要是不合理的安排这些卖米得来的银钱,依旧像以往那样大手大脚的把钱都给花了,那张家很快就会再次陷入困境。

且先不说张光如何安排卖米得来的银钱,却说那崔氏一见张家那数十亩地今年收成不错,马上就又主动粘上了张光、频频往张家跑。也不晓得这崔氏是看上了张家那数十亩田地,还是始终坚信张光是支“潜力股”,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让她当上官太太……

总之在张家经历了大起大落后,崔氏竟还念着当初的情分,一心一意的想要嫁给张光当填房,一点都不介意张光膝下有四个孩子,一副为了张光心甘情愿当后娘的模样!

————————————————6.27第一更,晚点还有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