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黄金时代

第27章 选角标准

原版庐山恋的主演是张瑜、郭凯敏,都是上影厂的。

其实最早定的不是张瑜,是另外一位女演员,但这人在涉外酒店陪老外睡觉,被公安抓了。

他们俩都是20岁出头,演技只能说合格,带有这个年代独特的程式化风格,但胜在青春靓丽,又摊上一部好片子,一炮而红。

张瑜又演了巴山夜雨小街等等,红到发紫,一年包揽了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奖,年纪轻轻成就了大满贯。

然后就出国了。

当时有一个很滑稽的现象,金鸡奖影后颁给谁,谁特娘的就出国,搞得跟出国中介一样,谢晋气坏了,说:“不要颁奖给年轻女演员,这么早就得大奖,她们拿了奖就会往国外跑……”

“我们选演员,一般先看厂里的,厂里没有再从外面找。”

王好为说到这个话题,忽然叹了口气:“不瞒你,我这几天连睡觉都在脑子里扒拉那几个丫头,甭管刘晓庆还是李秀明,还是那个小蔡明,没一個合适的。

难度不小哦!”

“那您觉得女主角应该是什么样的?”陈奇问。

“第一要清纯,第二要洋气!

不能找一个艳俗的人来演,一定要有女孩子的娇俏感。

而且她是美国华侨,肯定与我们不一样,那我们就要表现出这种差异。从妆容、发型、服装、一举一动等等,都要考究再考究,但也不能太夸张。”

“既保持与普通人的距离,又不能可望而不可及?”陈奇道。

“诶对!”

王好为敲敲桌子,跟这小子聊天真愉快,一点就透。

“我听说演员拍戏前,都要去体验生活,这个洋气范儿怎么体验呢?”

“尽量安排呗,比如去华侨饭店住一个礼拜,观察那些真华侨的言谈举止。”

“这么大出血?”

“这是传统啊!很正常。”

王好为不以为意,问:“小陈,你说说你的观点?”

“女主角我赞同您的看法,男主角么,我觉得最好要俊美一些。”

“俊美?”

王好为乐了,道:“你为什么用俊美来形容?为什么不是英俊?”

“男主性格腼腆,在这段感情中比较被动,容易脸红害羞,所以他不能是一个很阳刚的高仓健那种的硬汉。他可以柔和一点,偏漂亮一点。”

“漂亮一点……”

王好为若有所思,在本子上写了一笔,道:“还有么?”

“时间要横跨五年,开场时男女主青涩懵懂,那五年后呢,总不能还青涩懵懂吧?我觉得在造型上要有所变化,稍微成熟一点,性格最好也成熟一点。”

“嗯,这个好这个好!”

“男主姐姐是个传统女性,我没什么特别想法,这样的演员应该有很多。”

俩人聊了半天,王好为非常开心,笑道:“我以为我们会有很多分歧,没想到这么一致,接下来我们正式筹备,剧本如果有问题,我再找你。”

“那我的任务就快完成了?”

“没有没有,各方面你都可以提出意见,拍摄的时候也可能临时改戏,都需要你出马。正常来讲,下半年就能开机,年内结束,明年上映。”

王好为顿了顿,特意提点:“也就是说,在拍摄完成之前,你都可以参与。”

“就能一直住招待所?”

“哈哈!”

王好为大笑起来,道:“不要不好意思,对厂里来说只是多开了一个人的工资,如果能换来一部好作品,汪厂长求之不得呢!”

…………

回到了招待所,熟悉的302房间。

陈奇洗了把脸,闲着没事,索性躺床上睡了个午觉。

听说山西人最喜欢午睡了,刻进骨子里的基因,就像山东人的考编,天津人的说学逗唱,四川妹子的劳资蜀道山一样……

一觉醒来,已经下午四点。

又洗了把脸,他有些玉玉,写完剧本还闲下来了呢,看来还得搞点事情。别看他懒懒散散的,内心可不是咸鱼一条,想着干事业呢。

“咚咚咚!”

“请进!”

梁晓声进来的时候,陈奇正拿着一本英语900句看,这是让于秀丽弄的。

英语现在并不敏感,民间掀起了一股学英语热,比如庐山恋里,女主还教男主说了一句“i love my motherland”,都是时代现象。

他装模作样的经常看看,以掩盖他那一口越来越流利的英格力士。

“跟王老师谈完了?”

“嗯,聊得不错,进展飞快。”

“也就你能进展飞快,你是不知道啊,之前导演和编剧讨论的时候,一言不合打起来的都有。俗话说文人相轻,拍电影也一样,都觉得自己厉害。”

梁晓声坐在椅子上,翘起腿,302已经是他第二个宿舍,道:“对了,葛尤明天考试了,在家苦练呢,老爷子亲自陪着。全总文工团招人,这回再考不上,那就真没啥希望喽。”

“他没问题,为了那些大猪小猪也得考上。”

梁晓声坐了一会,起身要走。

陈奇想了想,也跟着出去。

走在院里,还没到主楼,他忽地一乐,快走了几步,而前面,迎面过来的江珊瞪大眼睛,更是撒腿就跑。

“你跑什么?”

“不要过来,讨厌死了!”

“你不跟我打招呼,讲话没礼貌,我告诉伱爸爸!”

“啊啊啊,坏人!”

“哈!”

他逗弄小姑娘得逞,开心的不得了,梁晓声叹气,小陈平时挺成熟的,没想到也有孩子气的一面。

上了主楼,陈奇真去找江淮延,但不是告状,而是借电话。这年头电话也是稀罕物,个人家庭根本没有,大单位才有。

他不光蹭吃蹭喝,什么都蹭。

厚脸皮的拨通了中青报的电话,道:“你好,请问是中青报么……哦,我找于记者,于佳佳!”

稍等了一会,对面传出一个女声。

“陈奇同志么?你怎么给我打电话?”

“我想咨询一下,我听说天津日报登广告了,京城的报纸开通广告业务了么?”

“没有,天津是天津,京城是京城,你要干什么?”

“最近茶摊越来越多了,我们竞争压力很大,我想继续宣传一下我们茶摊……要不这样,咱俩合作一下,搞个新闻出来怎么样?”

(感谢人生一茶几的盟主……

冇了!)